发布时间:2025-04-01
浏览量:491
系统整体介绍
“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”的核心功能模块构成了系统的“大脑”和“神经系统”,实现对管廊全方位、多角度的智能化管理。这些功能模块基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,不仅能够实时感知管廊状态,还能预测潜在风险,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。各模块之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控制,形成一个有机整体,显著提升管廊运行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。
系统集成环境监控子系统、视频监控子系统、防入侵监测子系统、门禁监控子系统、应急通讯广播子系统、无线语音与人员定位子系统、隧道结构健康子系统、防盗防外破监测子系统等。通过光纤传感技术、物联网智能设备以及资产数字化AloT云平台,对电缆隧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,实现电力电缆隧道统一监控、集中管理,确保电力电缆隧道工程资产和运维人员安全。
拓扑图
子系统监测
环境设备:氧气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氢、可燃气体、漏水、温湿度、风机、照明、水泵......
安全设备:门禁、视频、红外、电子巡更、电子井盖......
传输设备:防水电话、无线基站、广播呼叫、手持终端......
线缆安全:安全测温、接地环流、局放监测......
消防设备:手报按钮、感温线缆、消防主机、温感、烟感、声光报警......
子系统功能
环境监控子系统
系统对隧道内温湿度、水位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,进行预警报警,实现与照明、风机及水泵的智能联动,保障运维人员及现场设备安全。
电缆本体状态监测子系统
实现对电力隧道内高压电缆、局部放电、护套环流、故障定位的实时监测,并进行载流量评估,保障电缆安全运行,实现动态增容。
视频监控子系统
系统采用高防护网络摄像机,具备红外和报警输出功能。当出现异常情况时,可配合其他系统进行联动。
防入侵监控子系统
设备安装在入孔井及隧道出入口,实时监测出入口状态。可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和应急通信广播系统联动,保障隧道内财产安全。
门禁监控子系统
对隧道出入口进行有效的权限管理,防止非法入侵。
应急通讯广播子系统
实现隧道内通话、隧道与外界通话、险情信息统一广播等功能,解决隧道内的通讯难题。
无线语音与人员定位子系统
通过隧道内无线信号覆盖,手机预装APP,实现相关功能。
防外破监测子系统
采用先进的光纤振动探测技术,可及时警报并能够准确定位破坏点,保障电缆及电缆隧道的安全。
系统功能
全维度监控:
对管廊进行集中监控、统一管理,从管廊整体、分区、舱室、设备等多维度形成实时数据报表,并对设备报警状态进行统计,对历史数据做趋势分析。
智能安防体系:
视频分析、入侵检测、门禁管理、风机、水泵等多系统联动;
形成"监测-预警-处置"完整安防闭环。
自动化调控:
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风机、水泵、广播、警铃等设备。
智慧管理平台:
数据可视化展示与智能分析;
移动端远程监控与管理;
电子化巡检与维护管理。
综合展示:
采用GIS+组态+360全景+BIM的可视化展现方式,提高了系统操作的便捷性、直观性。
报警管理:
支持用户灵活自由配置事件的类别、等级、报警通知方式(声、光、语音、短信、邮件)等。
运维管理:
对管廊运维过程中的人员及其工作流程,实现标准化管理。
特点与优势
针对管廊特殊环境(湿度大、电磁干扰强、易积水及灰尘),使用设备具备防潮、防尘、防水、防锈、防电子干扰特性,解决工程化难题,具备高可靠性;
设备和系统通过实验室模拟隧道环境测试、满载接入测试,确保设备和系统的高度可靠性;
各子系统通过光纤环网传输数据,提高数据交换与系统联动效率。系统支持远程控制,本地离线运行,即使通讯中断也不会影响本地联动控制;
系统支持组态、GIS、三维展示等技术,提高UI交互美观度和便利性;
基于物联网架构设计,迭代方便、扩展性强,功能齐全,提供多种可视化展示及移动终端APP应用,系统简单易用;
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将各类监控数据信息融合,统一物联、开放共享,便于升级和扩容。
应用场景
综合管廊监控系统作为城市地下“生命线”的智能守护者,其应用场景覆盖了管廊日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。从环境安全监测到设备运维管理,从应急事件处置到能源优化控制,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为综合管廊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运营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