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6-17
浏览量:175
客户介绍
南昌青山路综合管廊是南昌市东湖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,位于青山湖西岸,南起洪都大道,北至丹霞路,沿青山北路西侧道路地下敷设,全长约1.9公里。管廊采用三舱结构设计,标准断面尺寸为9米×4米,集约化容纳电力、通信、给水及燃气四类城市生命线管线,实现各类管线的统一规划、集中管理和高效维护。该工程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,有效解决了传统直埋管线导致的道路反复开挖、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,显著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,增强了管线安全性和防灾能力。作为南昌市城市更新与智慧化建设的重要一环,青山路综合管廊不仅优化了青山湖西岸片区的市政配套功能,还为区域未来发展预留了管线扩容空间,对改善市容环境、提升城市韧性具有示范意义。
客户需求
●动力监测
电力监测:实时监测管廊内供电系统(配电柜、UPS等)的电压、电流、功率、电能等参数,确保电力稳定。
设备运行状态:监测风机、水泵、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。
●环境监测
温湿度监测:监测管廊内温湿度,防止过高温度或湿气影响管线安全。
氧气/有害气体监测:检测CO、CH₄(天然气)、H₂S等气体浓度,预防爆炸或中毒风险。
积水监测:在低洼处设置水位传感器,防止暴雨或渗水导致内涝。
通风控制:根据环境数据自动/远程控制风机运行,保障空气流通。
●安防监测
门禁管理:对管廊出入口进行权限控制,记录人员进出信息。
火灾报警:设置烟感、温感探测器,联动消防系统。
●网络与通信
工业环网:采用光纤或工业以太网,确保监控数据稳定传输。
●智能化管理需求
统一管理平台:集成动环、安防、消防等子系统,实现可视化监控。
报警联动:异常情况自动触发声光报警、短信并联动应急设备(如风机、排水泵)。
数据分析:记录历史数据,分析环境趋势,优化运维策略。
解决方案
系统架构设计:采用“感知层+传输层+平台层+应用层”的智能化架构,实现管廊动力、环境、安防等全方位监控。
●感知层:部署各类传感器(温湿度、气体、水位、电力监测等)及监控设备(摄像头、门禁等)。
●传输层:采用工业光纤环网+无线备份,确保数据稳定传输。
●平台层: 搭建智能管理平台,集成动环、安防、消防等子系统数据。
●应用层:提供可视化监控、报警管理、数据分析等功能,支持PC端、移动端访问。
子系统解决方案:
●动力监控子系统
电力监测:在配电柜、UPS等关键节点通过协议或安装传感器,实时监测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参数。
设备控制:对风机、水泵、照明等设备进行远程/自动控制,并记录运行状态。
备用电源管理:配置UPS或柴油发电机,确保断电时关键设备正常运行。
●环境监控子系统
温湿度监测:每100米部署温湿度传感器,超限自动报警并联动通风设备。
气体监测:在燃气舱等重点区域安装CH₄(甲烷)、CO、O₂传感器,浓度超标时启动排风。
积水监测:在低洼处设置液位传感器,水位超限时自动启动排水泵。
智能通风: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风机运行,节能降耗。
●安防监控子系统
门禁管理: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/刷卡门禁,记录人员进出信息。
电子巡更:设置RFID/NFC巡检点,确保巡检到位。
●消防报警子系统
火灾探测:部署感温、感烟探测器,结合视频分析,实现早期火灾预警。
联动控制:火灾发生时,自动关闭防火门、启动排烟系统,并联动应急照明。
●通信网络子系统
有线网络:采用工业级光纤环网,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。
数据存储:本地服务器+云端备份,确保数据安全。
智能管理平台功能:
●三维可视化监控
通过BIM/GIS技术,实现管廊结构、设备状态、环境数据的3D展示。
●智能报警与联动
分级报警(声光、短信),并自动联动相关设备(如风机、排水泵)。
●数据分析与报表
生成温湿度、能耗、设备运行等趋势分析报告,优化运维策略。
落地成果
采用智能化架构,通过动力监控、环境监测、安防管理、消防报警和通信网络五大子系统,实现管廊全方位智能化运维。系统配备各类传感器,实时监测电力、温湿度、有害气体、积水等数据,并联动控制风机、排水泵等设备。采用工业光纤环网确保通信可靠,结合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集中管理,支持智能报警、数据分析和移动运维。方案具有高可靠性、智能化管理和节能高效等特点,有效提升管廊安全性和运维效率,为南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